大家好,我是Jayson,硕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,现在在一家Top Pharma从事新药开发及有关项目的工作,非常开心能给大家做本次分享。
我本科是在美国学习,期间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的奖学金。本科毕业之后申请了几所很不错的master,最后还是因为离家近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,选择了港科。毕业的时候,也纠结过继续深造还是出来工作,最后兜兜转转才到了现在这个各方面自己觉得都还相当不错的岗位。
我觉得每个人背景经历都大不相同,在座的各位肯定会有比我背景好的多的同学,希望大家都有非常好的发展,也希望本篇能帮大家解答一些疑问。
我觉得攻读研究生,最大目的不是说为了拿到学位,去体验不一样的环境,在学习中来提升自己,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。当然学位也是顺理成章,能够给你加分的东西。
学校介绍
香港科技大学,英文全称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。另名ST,是stress and tension,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学习压力和功课压力是非常大的,不说是全港第一名,也必须是前两名。众所周知我们学校是一所亚洲顶尖、国际知名的大学,校风会比较自由开放,国际学生、大陆学生和本地local学生交互在一起,会有很多学术和观点上的交流。
学校坐落在香港的九龙清水湾,面朝大海,背靠大山,依山傍水,就环境来说绝对是顶级的。因为这个地理位置,也经常被称为清水湾职业男子技术学院,就像中大会被称为马料水女子夜校~听这个名字就知道,是说我们学校男生非常多,港科作为理工科为主的大学,遍地是壮汉,只有商学院会有很多漂亮妹子~
我们学校可能是最后一所没有通港铁的学校。我们学校坐标在坑口,但是还要坐小巴,大约10分钟左右才能到北门。这张图里红红的那只火鸡是学校的标志物,但其实它是一只凤凰。它是一个日冕的雕塑,如果阳光好的话,能测出来时间。
港科大QS排名常年在30~40名左右,今年最新发布的是27名,有逐年上涨的趋势。各个学院单科的实力也非常强,基本都在全球排在20-30名左右。其中最强的肯定是商学院的MBA系列,常年都是在前两名,学校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。
知名的校友像大疆的创始汪滔老师,腾讯CFO罗硕瀚老师,还有演员胡杏儿,也是我们理学院生化系毕业的。另外还有很多领域里面非常有名的大佬Professor,有很多人在清北复交做研究员、教授。总的来说,港科大是人才辈出的学校。
学校的整个构造是从山顶一路延伸到海边,图上的海边也在学校里面。
这张图里的火鸡,相当于是学校的最高点。
学校坐拥一个无敌的七层海景图书馆。你只有亲身去过,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,那种你在里面学习,外面海浪拍打的感觉很震撼人心。在那种环境下面学习都变成一种享受,我有好多次坐在那边,不知不觉就从白天坐到晚上,如果不碰手机,就只光看看书,其实也是非常惬意和享受的事情。这张图是从图书馆看出去的风景。
学校有四个学院:工学院、理学院、商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,其中最强的应该是商学院,同时工学院也非常厉害。理工科都还是不错的,人文社科可能稍微弱一些。学校的每一个项目都会在官网上放上他们课程的安排,或者说课程的类目。
这张图上就是一个商科项目的课程安排,说明学生要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,有什么课可以选等等。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专业,就可以去官网上面搜一下。
我当时申请时,雅思是7分,GRE325,加上我的PS、CV和两个我们学校里还算不错的Professor的介绍信。因为我学的是跟生物有关的,课程就以生物技术和药理为主。我们课程的设置里面有非常有意思、有UST风格的一部分,就是课程里会有一门学分很多的实践课,这个实践课可以自己做选择。
关于这个实践课,有两个方向的选择。可以选择做一个关于医药领域的商业项目的课题,或者是进入lab进行实验操作,操作完了之后写一篇essay,有点像国内读研究生的模式。前者更偏business一些,关于医药的分析可能会更偏向于BA类型,做的是生物类型的项目,但是后者就完全是偏向于那些想要继续攻读PhD的同学们来选择。我当时是进了lab,做了一年的实验,最后进行了答辩。
我们上课也一样,偏学术类的课,像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,这些学术型的课会由院里的大佬Professor轮流授课,那些比较business类型的课程会由行业里面的一些大佬,作为客座教授来给我们授课。我觉得这是UST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。
同学而言的话,我们班大约有40个full-time student,还有不到十个人的part-time student . Part-time里面有韩国人、日本人、台湾人、新西兰人、美国人等等,还有一些local。Full-time的学生里面有一半是内地的学生,另外一半也是由香港的local和国际生组成的。据我了解,商科的内地学生比例会多一点。
从同学们的背景来看,学历也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。我的同学里面有北大、复旦、多伦多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的毕业生,也有一些来自国内双非大学的学生,他们的成绩都是非常令人佩服的,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什么的。大家在同一个班里上课,不一定名校毕业生就会比双非的同学好,或者双非的同学一定就是吊车尾的。至少从我的观察来看,不存在这样的现象。
我们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港科大stress and tension的本质。一年制的课程总共有四个学期,每学期大约是修3~4门课,最后一个summer上一门课,这样的话,每个学期都忙得飞起,甚至周六都是要上课的。再加上我在实验室的课题经常要进行工作和报告,要和导师进行交流,所以整体感受上,我自己是比较忙碌的。
有的课会比较严格一点,日常会点名,最多就请一次假,请第二次、第三次可能会被老师标记一下。有的就会随意一些,但是也经常会在不做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做小测,所以真的想要松散下来也没有那么容易。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比较严谨的学风,才促使我们一直比较高效的学习。
一般要修满28个学分,也就是一共要上九门必修课外加大约六门选修课,最终的GPA要在三分以上才可以顺利毕业。每个系不太一样,我们系会稍微严格一些,可能理工科都会稍微严谨一些吧。当然,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的话,还可以选择更多的选修课,上限好像是32个学分。
学习概况
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生活学习。平常我们会有很多的小组作业,包括lab里面也要和导师进行固定的沟通和交流,我觉得学习上面最大的不同是,学习任务是持续性的,不是说一个学期你最后准备一下期末考试,这样就可以完成的。一个学期的课程会包含非常多的部分,是通过你的出勤、日常的答题、课程作业、所做的项目、最后的final、期中考试等等结合在一起来考察。你每一项都表现得还算不错的话,才能达到比较好score。如果有一个环节稍微打了折扣的话,就可能会掉链子,没法拿到你想要的分数了。
我因为选了lab的项目,所以会有很多和实验室导师近距离接触和沟通的机会。能和非常大佬的导师进行日常交流,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幸运的事情。我相信所有Professor都愿意和你分享他自己的经历,只要你有问题去问他,一般都不会拒绝的。
我们学校经常会有seminar活动,会请世界上非常非常有名的学者来和大家交流。这张图是Prof. Yan Nieng,如果大家在生物界的话,一定知道她是很大佬的一位学者,反正我是非常荣幸能和她面对面的交流。除了颜宁老师,之前还有邵逸夫奖(也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)的获得者来港科大做讲座。
除了学习,其实校园里还有很多种社团,不过大多数会是local聚集在一起玩,而且本科生比较多。像我们master的话,可能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在学校里面学广东话吧。虽然我到现在广东话也不是讲的太好,但也算是入乡随俗~
我自己也加入过某个街舞社,学习了半年的Hip-Hop,但是实在是因为肢体不那么协调,感受完了也没那么喜欢,就没有继续下去。到了新环境,会有很多尝试不同新事物的机会,我个人还是会喜欢多去尝试的。
建议大家在那边不要只和内陆的同学玩,可以多和local的同学还有国际生多多交流,我觉得他们都还挺热情的。很多时候就是内陆学生自己玩在一起,反而让人家不敢来接近你,觉得你们自己是个圈子。我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感觉,就其实你如果open的对别人,别人也非常乐于和你交流分享他的想法和观点。
我觉得多和与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及环境生长起来的人交流,会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更好的理解,这可能就是香港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吧。
每年的香港圣诞气氛都是比较浓的,我们实验室每年有一个Christmas的dinning。
香港生活
接下来跟大家说说香港这座城市吧。香港非常非常国际化,相比我现在待的上海,包括以前待的美国、纽约,我觉得还是香港会更加国际化一些。虽然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也有时候有人会因为你讲普通话对你怎么样,但我觉得,这些都是一些小瑕疵。
总体来说,香港是一座能让自己学到非常非常多东西的地方。商科的同学可能会更有感受吧,那种市场的环境和气氛有一种东西方完美交融的感觉。
接下来我就从衣食住行方面给大家介绍。
衣服的话,香港有非常多的潮牌店,你能想到的名牌店,香港基本上都会有。很多大牌开到亚太来的总部什么的,都会放在香港。如果你想要实惠,性价比高一点的话,也有很多选择,我觉得在香港,在各个价位都有非常合适的店去逛。
吃方面,大家可能会想到港茶这些非常清淡的东西,但是我觉得香港是一个非常宝藏的吃货天堂,在这边你可以吃到任何你想得到的菜系,而且味道还挺正宗的。我自己喜欢吃日料,我在香港吃到的日料绝比上海的好吃很多,你随便走进一家很便宜的日料店可能也没有那么差。但在上海,你如果去便宜的日料店,八成是会踩坑的。所以在吃上面,香港还是非常nice的。从法餐到西班牙菜,从日料到港茶,都相当的正宗,所以我自己每个月在吃上面会花不少钱。
价格方面,学校食堂大约是在30~50港币每餐,外面的话大约是在70港币每餐。如果你要去改善一下伙食,那就没有上限了,但人均基本上是一两百块钱就能吃的还算不错。
住方面,会非常的拥挤。这可能是所有在香港生活的人都会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。我是和我两个朋友一起租了一个60平的房子,其实算是一个小豪宅,那个房子离学校远一些,租下来每个月是2万港币,分下来一个人六千多。我们租的是比较贵了,一般可能就三四千块钱差不多。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人愿意和你一起share room的话,两个人一个房间,那性价比就会更高,所以主要还是看自己的需求吧。
出行方面,就是港铁和巴士了,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,你可以去任何想要去的地方,的士会相对贵一点,从坑口站到我们学校大约4km,会要八十多港币的样子,所以一般没有什么事情,我们是不会坐的士的。港铁和巴士对于学生来说性价比很高,而且如果你刷学生的八达通的话,应该是有8折的优惠。
我觉得在香港学习还是比较容易碰到情绪问题的,第一就是这边生活节奏会比较快,又比较压抑和拥挤。第二是学习可能也没有你想象的轻松,难免会有同学过来没有那么适应,特别是不是南方的同学,就已经在心理上面受到了压抑,气候也没有那么适应,身心就会更加难受,这我觉得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碰到的。
出现这种情绪问题的时候,我就特别推荐大家出去走一走,去周边的国家和地区,像泰国这些就可以。如果你有学生签证和身份证的话,在香港办签证会非常方便,甚至有的时候凭着香港身份证是可以免签的。我们去澳门的时候,就不需要办任何通行证,只要拿着你的香港身份证和通行证,就可以直接来回。
职业规划
说完香港的生活,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职业规划的事情。
我自己也毕业有一段时间了,回看我之前的经历和我的职业,我觉得职业规划是一件需要长远规划和计划的事情。因为随着你的经历的增长和时间的变化,你的思想和想法都会变得不一样。
以我个人而言,我自己在大四甚至是研究生过完一半的时候,都还是想继续攻读博士,但最后我还是没有继续在学术方面发展,直接参加工作了。因为学制的短暂, 我们就更需要对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和打算,特别是对于一年制的硕士来说,时间会非常紧迫。
你刚进学校的时候可能就会听说大家开始秋招了,各路同学出动去各个地方面试。这个时候你如果头脑一热,或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,就跟着人家东奔西跑,那之后你的收获可能也不会太好。作为在香港就读的学生,有两次参加校招的机会,你入学当年其实就可以去参加秋招了,毕业后的第一年你也可以再去参加秋招,如果你已经定了要去工作的话,可以抓住这两次机会都去尝试一下。其实很多同学会忽略掉第一次机会,可能是刚进学校,还没有准备好要找工作,但其实你已经可以去找工作,浪费机会会比较可惜。
如果你能多参加宣讲会,积累一些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里企业和运作模式的理解,这样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非常有益的帮助,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面试,为之后真正的求职做好准备。
我非常鼓励大家做实习。如果你现在还在上大学,就开始去做一些实习吧,因为实习是成本很低的给自己犯错误或者尝试的机会。等到你真的要开始工作的话,试错成本就非常高了,你回头的机会也就没那么多了。
之前我是一直想攻读博士的,所以我出来找工作的时候,对想要从事的行业、industrial里面的一些门路或者整个构造完全都没有什么理解,所以我刚毕业的第一年其实是浪费掉了,一直在摸索我感兴趣的那个点,不过索性最后还是找到了比较合适我的位置,兜兜转转浪费了不少的时间。如果我在之前能够合理的了解清楚我自己的位置,或者说我自己兴趣点在哪里,应该能更快一些。
科大对大家的职业发展也是比较看重的,每年9月份的时候,就会邀请各大公司来学校里面做宣讲会。我刚入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药明康德在学校组织的面试,尽管最后没有通过,但也为我之后别的面试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,对我现在找到这份工作,也是有不少的帮助的。
除了宣讲会之外,在校学生还可以预约一些,比如career center里面的career service,获得一对一的职业指导,这些导师很多都是从非常顶尖的企业的HR,他们做兼职或者作为Assistant来帮助科大的学生,他们的建议对我们的就业选择也会起到非常好的帮助。
甚至那些课上认识的professor和lab里面的亲导师,都是我们可以利用起来的资源。因为他们不管在学界还是在产业界,都有非常丰富的资源,所以你如果能得到他们的肯定,对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来说,都是有不错的帮助的。当然前提是你在这门课,或者在lab的工作要有亮眼的表现,让导师是肯定你的,他才会愿意给你提供一些好的资源。
另外,我想就着确认职业规划——做出行业选择——挑选目标这三步走来说一说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,在职业上要问自己两个问题:你想做什么,你自己又适合做什么。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和理解,那你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和前进。在前进的途中要是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,就可以再思考思考。随着你的经历不断的丰富和知识不断增长,整个想法都会慢慢变化,但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,慢慢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。
我一个同班同学,虽然大家都是一起学生物,但他来上学之前目的就非常明确,要去做投资研究,做券商和机构里面的研究员。他毕业之后,实习的大半年都还没有找到工作,但是因为他坚持不懈,而且目标非常明确,最后脱产实习完之后,进入了一家排名很靠前的公募,现在担任医药板块的研究员。我觉得像他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找到自己所喜欢和擅长的事情,并且坚持下去,从事一生,会比单纯拿到更高的分数、拿到学位会重要的多。
最后我想说的是,虽然在香港这一段时间,有非常开心的过程,也经历了很多不好的情绪和事件,我们毕业典礼当天还被砸校了,相当于我没有参加过我自己的毕业典礼,非常遗憾。
我觉得整个学习对我来说不只是开阔眼界,接受不同的教育,更是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世界观和是非观香港科技大学排名,对事物也会有更多辩证地思考,也让自己有更加深刻的内涵。希望大家也可以在不断经历的过程中有所收获。
问答环节
Q:香港科技大学的授课型硕士都是一年制的吗?
A:香港的大学是英式学制,可能大家也有所了解,英式学制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。授课型的就是授课为主的,研究型会有paper、论文。研究型一般是2~3年,授课型是1-1.5年,我了解到最长的时间1.5年,一个半学期。比如说你是授课型的,是part-time学制,可能会要读两年,但一般大陆生不能读part-time,所以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授课型只需要一年。
就读长度其实是看你想要就读的项目的安排。有的同学可能非常的push,两三个学期就已经上完了所有的学分,那等着毕业就可以了。也有的同学再缓一缓,我也见过有延期毕业的,一年的学制读了一年半甚至两年的也有。
Q:读工科的话,港科大和港大推荐哪一个呢?为什么?
A:读工科我个人还是非常推荐读我们港科的,因为港科的工学院,我个人认为真的是非常不错的,港大的话会偏向于教育、文学等等,文科类的专业港大的确是香港最强的,可能港中文也跟它没法比吧。但理工类的,特别是机械、飞行、航天器这些,港科更好,毕竟我们是有大疆创始人汪滔老师的。
我们学校整个工科的氛围也比较强,经常有机器人比赛,会放在大会场里,有很多同学一起去看。有一次是机器人比赛,有一次是机械臂那种东西,会有那种pk竞赛的氛围,整个学校工科的气氛是非常好的。
Q:申请港科大的话,学校比较看重哪些方面?科研经历还是硬件还是文书?
A:申请上的话,我觉得港科其实没有那么看重学校背景,反而会比较看重你自己的经历和硬实力,你在双非里面能做到顶尖,或者你在一个很牛的学校里面,其实都是差不多的,因为你也是顶尖的那批人,你的经历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。录取之前学校也会对你进行面试的,所以其实没有那么看学校。
就申请而言,肯定是各方面都拉到比较好的位置,会对你自己比较有利。我个人建议是,比如说像硬件你已经无法改变了,那你就只能用自己的软实力,在面试和文书上面多下一些功夫来做提升。如果硬件实力已经无法再提高的话,那你就在文书上面做一些打磨。这种时候找机构来帮你发掘和润色,可能会让你更容易申请成功。
Q:关于面试这个方面,是所有专业都会有吗,还是看专业?
A:面试应该是各个专业自己订的,给我面试的就是我们系里面的Professor。据我所知有一些工学院的系有类似的面试,商学院也有一些香港科技大学排名,当然也有不面试的。所以大家如果有自己的目标项目,就可以具体去了解整个过程是怎样的。